井岡山市茨坪理想信念培訓基地
聯 系 人:謝老師
聯系方式:
0796-6655272/18170650514
聯系地址: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鎮紅軍北路11號
“艱苦奮斗”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3)
“身先士卒與士卒共甘苦"
要守住井岡山,粉碎敵人進攻,除了構筑工事、練兵以外,還有一樁大事,那就是儲備糧食??墒巧缴袭a糧很少,群眾吃的糧食都不夠。為了解決部隊糧食,湘騎邊界特委決定:由寧岡具委、縣蘇維埃政府負責籌集糧食,然后由紅軍指戰員挑上山來。當時,“挑糧上坳”成了紅軍指戰員們的一項經常性工作。
每到運糧的日子,毛澤東等領導人和紅軍指戰員們天一亮就出發,趕到裝糧的地點,有的用籮筐裝,有的用口袋背。工具不夠,有的同志索性就脫下條褲子,把褲腿扎緊,滿滿地裝上兩褲腿,往肩上一搭。這樣,挑的挑,背的背,翻山過坳,直到天黑才國到山上。軍長朱德已經42歲了,在紅四軍中算是“高齡”了,也提出要親自去挑糧。他耍軍需處長范樹德給他做了一根扁擔。運糧時,他穿著草鞋,戴頂斗簽,和小伙子們一樣挑者滿滿的一擔稻谷上路。從山下寧網的茅坪到井岡山茨坪,出員路又陡,實在難行;尤其是從桃寮到黃洋界那一段路,就是空著手走也累得埠受,肩上挑著幾十斤重的擔子,那就更吃力了。戰士們心疼朱軍長。有的戰勸道:“軍長,你那么忙,年齡又比我們大,就不要挑糧了?!边€有的戰士說:“軍長,你晚上要開會研究作戰大事,白天還要參加運糧勞動,別把身子骨累壞了我們每人多挑一點,就把你的任務完成了?!敝斓禄卮鹫f:“挑糧是件大事,我身體好,軍事工作可以安排早晚時間處理,挑糧不能不去,再說,垮不了戰士們的勸說,并沒有動搖朱德挑糧的決心,他堅持和戰士一道挑糧。為了照顧朱德的工作和休息,紅軍戰士把他的扁擔“偷”藏起來。朱德知道戰士們是關心他,有意不讓他去挑糧。但是他繼續參加挑糧的決心沒有變,他用毛竹重新削了一根扁擔,并在上面寫了“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第二天,朱德又照樣和大家一起挑糧。路過黃洋界,在荷樹下休息時,朱德笑著對戰士們說:“你們以后再要“偷我的扁擔,我可要批評了?!闭f得戰士們哈哈大笑。從此,他的扁擔再也沒有人敢“儉”了。軍長朱德與戰土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則的模范行動,大大增強了紅軍戰士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大家挑糧的積極性也更高了。有的戰士還編寫了這樣一首歌謠:“宋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軍民齊心協力,粉碎敵人會劇'?!啊爸斓碌谋鈸钡墓适?/span>
伴隨著這首歌謠流傳開來,一直被人們傳頌至今。朱德作為當時紅四軍的最高軍事首長,不僅在戰場上率隊沖鋒陷陣,而且和戰士們一道挑糧上山,這像無聲的命令,鼓舞著紅軍在戰斗中不斷克服各種困難,成長壯大。后來朱德在《關于練兵與帶兵問題》一文中講:“怎樣帶兵呢?
還是要干部以身作則。古人說:‘能身先士卒與士卒共甘苦者為名將。歷史上帶兵的能夠做到身先士卒與士卒共甘苦的很少。紅軍里的干部個個都是名將,他們都能身先士卒與土卒共甘苦。朱德還深有感觸地說:你做什么樣子,他就學什么樣子。這比上正課、比有計劃地去教育有時還要好。我在井岡山的時候,大家去挑米我也去挑,挑到半山上我就挑不動了,肩膀也壓痛了,雖然如此,但是你一挑,他們就都來搶著挑,一帶頭事情就好辦了?!雹僦斓逻€認為如果軍官處處高人一等,那是很危險的,并告誡紅軍指戰員要牢記古兵法所說的“將不知兵,以其國與敵也;兵不知將,以其將與敵也”。朱德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同群眾打成一片,是真正“與士卒同甘苦”的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