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及中央蘇區、瑞金等周邊有非常豐富的紅色遺址,其中多處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都是培訓學習的活教材。通過組織學員到革命舊居、舊址現場進行革命傳統教學活動來回顧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斗爭及中央蘇區等地的奮斗歷史。
教學目的
在革命圣地實地感受井岡山斗爭的艱辛、先烈的英雄事跡以及井岡山精神的崇高。
實現了教學方式的大轉變,學員統一穿紅軍服,重走朱毛挑糧小道。1928年為了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紅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毛主席朱將軍親自帶領紅軍挑糧上山,朱將軍扁擔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教學目的
一次體魄的鍛煉和意志的考驗,親身體會毛主席、朱將軍作為領導者如何凝聚人心、共克難關。
在毛主席宣布“三大紀律”的荊竹山、雷打石等地進行拓展訓練。1927年毛主席在荊竹山雷打石宣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為建立一支人民擁護的軍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的
在半軍事化的條件下接受實地鍛煉,培養學員團結協作精神,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這是一堂真情、感人的品牌課程,力邀早在井岡山地區領導革命斗爭的袁文才、王佐之后代袁建芳、王生茂老師,原中組部副部長曾志之孫石金龍老師,情景再現劇《井岡山》插曲((紅軍阿哥你慢慢走>的原唱江滿鳳老師等人多視角、深層次現場講述斗爭背后一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課程形式新穎、內容真實、情節感人、發人深省。
教學目的
深度剖析老一輩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從而激勵新時代黨員干部進一步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加強黨性修養。這是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讓學員在心靈上受到洗禮,在精神上受到震撼。
井岡山有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井岡山不僅是紅色搖籃,也是綠色寶庫,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6%以上。。
教學目的
這里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有藍天白云,綠水紅花。每當春回大地,杜鵑山上十里杜鵑競相開放,“五潭十八瀑”潭潭無俗水,瀑瀑似神女,隨景暢想曲,千姿心中意。
按照“模塊”加“專題”的形式,打破了傳統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圍繞某個主題,采取縱向跳躍、橫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選取一些典型的歷史事件和熱點話題,進行更加深入的闡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
教學目的
深刻學習井岡山核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加強黨性修養,領悟毛主席領軍之道。
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是我國目前一臺演繹紅色經典的大型實景演出。由電影《開國大典》導演李前寬擔任總導演,演出總時長為70分鐘,先由序幕《血》拉開帷幕,而后分《旗》、《燈》、《情》、《火》、《路》五個章節。演出由600多位革命后代傾情演繹,現場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情感沖擊力再現井岡山斗爭時期的崢嶸歲月,是視聽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洗禮。
教學目的
綜合運用情景再現表現手法'再現了毛主席、朱將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井岡山道路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豐功偉績,生動地記錄了他們的光輝思想和偉大風范'全面詮釋了井岡山精神形成的過程、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